中培医院网

内控咨询

首页 > 内控咨询 > 行业研究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作者:彭雪飞 发表时间:2020-02-12 09:17:51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培财审通]

   【摘要】:国家在2014年初公布新文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立足于规范内控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公立医院提出更明确的内控制度建设指导与要求。鉴于此,公立医院应基于新文件的规定与要求,主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本文将从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入手,简单考察其现状与不足,研究提出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希望有助于公立医院强化内控建设。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现状;对策

  内控制度是组织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提高信息质量的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公立医院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位,有必要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大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如今,内控管理实践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要求都使内控制度建设成为公立医院的当务之急,以下就对此进行研究。

  1.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

  内控制度是组成公立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公立医院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与工具,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1]。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建设能提高内控对公立医院管理的约束力。公立医院内控管理的本质就在于自我约束,所以内控制度建设不仅能保证公立医院有序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确保资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能督促公立医院严格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二是内控制度建设能显著提高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国家《会计法》规定医院必须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所以内控制度建设是提高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性途径,有助于公立医院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及时发现并防止、纠正舞弊行为、错误行为,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三是内控制度建设能促使公立医院提高效益。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公立医院能在运行环节保证各部门明确分工,促进人员管理与工作质量、工作方法等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优化公立医院工作流程,保证公立医院顺利实现效益目标。

  2.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由于国内制度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加上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建设现状不容乐观,面临内控制度缺失、内控制度不完善等不足。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公立医院内控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都局限在会计凭证监督和财务书面控制等表面工作上,审核和监督缺乏有效性,加上未建立主动的内控管理意识,导致公立医院没能完善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缺乏对财务风险的积极认识,在出现重大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承受损失。二是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现阶段,很多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等的影响下缺少完善的内控制度,造成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在运行过程中,公立医院没有建立科学、有效、严密的内控体系,造成很多先斩后奏、钻政策空子、有章不循有据不依等现象频繁发生,内控制度失去政策性与严肃性。三是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没能达到制度化的要求。一些公立医院应当设立内审机构却没有设立,应当配备专职或者是兼职内审人员却没有配备,即便设立了、配备了也形同虚设,导致内审缺乏独立性,没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3.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

  3.1增强内控意识,优化医院内控环境

  市场经济形势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都从客观层面要求公立医院增强内控意识,构建优良内控环境,以便推动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内控管理[2]。一是公立医院的领导者要率先增强内控意识,充分认识内控管理对公立医院自身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价值,营造从建设内控制度到执行内控制度的优良环境氛围,奠定提高内控管理工作效果的基础。二是以内控为核心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将各方面管理工作都纳入公立医院内控体系。如公立医院分配固定资产、采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均要合理安排、科学控制,基于财务管理完善内控制度,由财务部门制定预算,科学分析、客观评价公立医院的运行状况与财务状况等,掌握公立医院的负债率、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保证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财务管理的带动下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3.2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医院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是公立医院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受到公立医院管理机制的制约,所以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实际情况,按照公立医院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建立针对性的内控管理机制,掌握内控重难点。一是控制公立医院财产物资和人员素质。针对财务控制,公立医院务必要强化授权管理,对实物资产与实物之间的接触做出严格控制,限制现金、存货等,保证公立医院资产安全;定期不定期清查财产,确保物资财产相互吻合;采取分离不相容职务的方式,确保公立医院职务分工合理,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人员素质方面则要进行政治素质控制、业务素质控制,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反腐倡廉教育等,提高公立医院财会人员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操守,提升业务水平。二是控制公立医院全面预算和内部审计。预算是公立医院总体收入与支出的年度概算,涵盖医疗收入、医疗支出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公立医院管理目标,所以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务必要加强预算管理以及内控管理,禁止发生超支预算的问题,将内审作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目标的重要设置内容,通过定期审查促进公立医院改进内部管理,提高效益。三是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授权机制。内控制度是公立医院运行的约束与行为规范,管理并控制着具体的行为,授权机制在该过程中涉及到认定人员资格和委托授权这两个主要问题,前者客观评价人员工作能力与品质,务必要谨慎选择,保证合理授权;后者通过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完善公立医院授权控制机制,持续强化内控制度建设,通过明晰责任、合理授权,确保人员工作进程达标。

  3.3加强机构建设,保证内审的独立性

  公立医院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是导致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公立医院必须及早在内部建立独立审计机构,提高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性,通过加强内控审计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作用[3]。一是公立医院要完善制定内部监督制度,把内审重点从时间上的事后审计转变成事中审计、事前审计,同时把违规违纪查处审计转变成内控制度审计、绩效审计,从而将公立医院资金管理运行机制理顺。二是严格审核公立医院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有效性,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与建议,发挥内审监督作用,促使内控与内审都有章可循,也有据可查,起到全过程监控作用。三是保护公立医院内审人员依法履行应有职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提高领导者在内审中的法律责任,确保内审资料合法、完整、真实,针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当事人必须遵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将玩忽职守、不坚持原则的内审人员调离岗位,保证信息准确、真实。

  4.结语

  内控制度建设是确保公立医院生存、发展和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正视内控制度建设的不足,增强内控意识,建立管理机制,加强机构建设,从而优化内控环境,完善内控制度,保证内审的独立性。尽管国内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但政府在逐步放权、市场化在快速推进,内控制度建设有着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提升空间,势必能在公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 | 彭雪飞(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

来源 | 微信公众号[中培财审通]

点赞 收藏
欢迎您在线咨询
购书发票

扫一扫